第59章 南征北伐6
………
骂乾坤王朝,说他破坏传统文化,说他政治贪污腐化,营私毒虐,是个坏政府,上天已经厌弃他了。
骂乾坤王朝将军,河洛指扩廓帖木儿,扩廓原来是汉人,名王保保,为母舅色目人察罕帖木儿养子,乾坤王朝皇帝赐以蒙古名,是抬举他算蒙古人的意思。
关陕指李思齐等四将军。骂扩廓用外族名字,以夷变夏,跋扈要君。骂李思齐说他制造内乱,不忠于国。这两批有实力的人都要不得,不能做华夏之主。
那么,谁应该来治理中国呢?下一段指出当然是出身“淮右布衣”的赵无忌。淮右布衣这一身份,以后极为赵无忌所喜爱,有时也稍变花样,说成“江左布衣”“淮西布衣”等,无论对内对外的诏令文告,有理无理都要插进这一句,成为卖弄成就的口头禅了。
妖人当然是指韩林儿。此地插进这一称呼,等于秃子骂和尚,用意是撇清,告诉北方人民,我在骂妖人,可见我绝非妖人,我说“妖人已灭”,更可见我绝非妖人。
你们也许有怕明军的,我并非妖人,你们不必害怕。这说法表白他正面是讲礼义的,不同于乾坤王朝,也不同于明军;反面替自已洗刷,勾销了过去十七年来他是明军头目这一事实。
临了,说明要“拯生民于涂炭,复汉官之威仪”,掬出逐虏雪耻的使命。
…………
最后,为了缓和蒙古、色目人的反抗心理,声明只要他们知礼义,加入中国文化系统,也就承认是中国公民,和中国人民一样看待。
前一年讨宁国昌的檄文,只是消极地踢开明军,空洞地骂乾坤王朝政府。
到这时候,才鲜明地具体地积极地提出民族革命的口号和保持传统文化的政纲。这是赵无忌幕府里儒生群的再一次胜利,也是赵无忌的再一次转变。
………
这一宣传文告的作用,使北方儒生士大夫放心了,因为已经不再是被毁灭的对象了。
北方的农民也明白了,吴军之来,是为了恢复秩序,安定生活。
官吏们不害怕了,只要投降就可保全。蒙古、色目人也不像以前那样死命作战了,因为檄文说只要愿为臣民,就可得到保护。
除了蒙古皇帝和贵族,全被宣传撼动了。投降的,放下武器的,以至倒过枪尖来杀鞑子的,一天天加多,北伐军因之得以顺利进军,在很短的时间内,收复已经沦陷了四百三十年的土地,平定西北,统一全国。
赵无忌的地位越来越高,势力也越来越庞大,剩下的目标就是清除前朝的势力了。
目前他的武将有:吕冰,孔仲武,汤文阳,庄天正,丘轩胜,邓文宣。
文官有:诸葛南风,沈长青。
儿子有:赵稷
妻子是张碧春。
还有许许多多的武将文臣。
就等着清除剩下的部分,建立自己的国度了。
但是,越是到最后越容易失败,他已经没有失败的资本了。
已经昭告天下,民心向着赵无忌,他不能失败,也不会失败的,他打算派重将吕冰前去为主军,邓俞为副军,一同北伐。
当赵无忌带着军队回来时,他的幕府也已经建好了。
在北边的大草原上,还有一支骑兵部队。
这支骑兵部队是由他从南边招募的新兵组成。新兵的编制,与其它骑兵部队一样,只能有一万人。不过这支骑兵部队是由他直接领导。
…………
他是这些新兵的长官。
新兵虽然少,但每年的训练量却很大。这是他的职责,他必须完成。而且他也有义务保证新兵的安全。
北边的大草原,在几千年前,曾经是蒙古人的地盘。
但现在,已经是中国的地盘了。在北方,中国的骑兵数量已经达到了三万人!
这三万人的骑兵,分别驻扎在三个地点:南京,山东,河北。
南京在河南的东北面,山东在山西的西北面,河东在河北的北面。南京的北门外,是辽东的北门,河北的西北面,是辽东。南京是辽东、河北、河北三地的交界处,距离河北太近了。
………
山东与河北之间,还隔着一片荒芜的沙漠,这片沙漠是大宋境内最大的沙漠,名叫"大连"。沙漠上的绿洲很多,但都已经被人占据了。
而这一切都归功于"赵无忌"!
在这个过程中,有一件事是最值得庆祝的,那就是中原大乱之后,天下大乱,民不聊生的时期,赵无忌在北方做了一番努力。
他不光发表声明,还派人组织起各种活动,给受灾民众送粮食,给他们修路,鼓励他们重新建立家园,建设新生活。
最终,这些民众感激地接纳他,他们在一起举行了隆重的宴会,庆祝中原大乱的结束。他们在这场盛典中,获得了赵无忌的友谊,他们在庆典中,成了一家人。
在这场盛宴中,有一个人没有参与其中。
一直以来,赵无忌都是一个人,在这个世界上,赵无忌是一个独特的存在,他的思想和别人不太一样,别人在意的是"国泰民安",而赵无忌在乎的是"家国社稷"。
他不仅仅是一个人,而且他还是一个大智慧者。
一直以来,他都是一个孤单的人,因为他在一千多岁的高龄,还是一个孤儿。
孤儿有很多,他是一个特殊的孤儿,在这个世界上他只拥有了一个母亲。
他在这个世界上,只有一个亲人。
北伐军攻破蒙古边境后,继续向东进发,在北伐军到达蒙古边境前,南方的明军也陆续抵达。南方明军与北伐军合流,共同打退西羌,攻占西域,最后南侵西羌,夺回大半领土。
大家一路上听着各式各样的传言,听着这些战功,不仅没有丝毫畏惧,相反觉得这样一场胜仗值得骄傲。他们从来都是以守卫国土而骄傲的,现在却为了自己,为了大家,为了国家,去争取更大更好的疆土。
这就是大明与南宋的区别,也是大明和西北的区别。
一个以战斗而闻名的朝代,一个以战争而闻名的朝代,两者之间的差距,就在于,一个是为了战争而生,一个则是为了生存。
南方的战争还没结束,西北的战争又开始了。
北伐军攻克北方城池后,一路北上,直接打进北方大草原,直捣西戎人的老窝,西戎人不堪一击,很快被攻下,北伐军继续往东挺近,进攻蒙古人的老巢,也即是西域。
西域的西羌人,在南方的压迫下,已经没有了任何抵抗的信念,他们纷纷跪地,举双手投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