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章 他的名字叫刘季
孟长生在杏花村歇息了二日。
第一日迎来了久不曾见的徐福,徐福把将要出海的消息告诉了他,说是立春雪化之后,便会带着千人一路往东,去寻找海上仙山,为大王寻找成仙的机缘。
孟长生关心的却不是此事,而是看着他淡淡地说道:“改日过来,把你酿的酒让我尝尝,看看这冬天酿的酒味道如何?”
徐福也没料到眼前的少年不关心自己何时离开,倒是关心起自己酿的那些酒来,一时间有些恍惚。
当下忍不住笑道:“我这手艺可都是跟你学的,哪敢拿出来献丑?”
孟长生摇摇头,看着他问道:“我上回让你多买些六艺的书册典藏,不知你买了多少?”
想着秦王将要焚书,让这家伙多带睦离开,想必不会有什么影响。
徐福一愣,似乎想起了什么,看着他平静应道:“各类的书籍典藏都买了不少,诗书更是买了不少,想着去往仙山还能用得上。”
“呵呵,如此说来你倒是为大秦做了一件善事,俗话说善有善报,你可千万记得将这些书籍一并带去仙山。”
孟长生将最后一句话说的很重,似乎是在暗示徐福可不要扔在半路不管了。
……
第二日,午时刚过,打开店门的孟长生刚卖了几壶酒,就迎来了久不出现的刘掌柜。
拎着食盒的刘掌柜看着坐在柜台里的孟长生笑道:“你不会告诉我已经吃过了吧?”
孟长生看着他摇摇头,也不说话,而是转身取了一壶酒打开,又捡了两个杯子走出柜台坐在桌边。
想着既然荆轲已然动身,那么自己跟小灵儿离开的日子也不远了。
有些事情,总得跟眼前这家伙交待一番才是。
自他从刘掌柜手里租下杏花村,便想着有一日离开之前,要把这间酒坊送出去,当做一番结交的情谊。
在他看来,自己只要从大秦带走几缸高粱酒,加上一些六艺的典藏书籍。
也不知道能不能带回去,所以他要将这带不走的一切都留给眼前这个忠厚善良的刘掌柜。
刘掌柜将带来的饭菜端出来的时候还冒着热气,看着他笑道:“这牛肉可是在街头刚买的,趁热!”
孟长生倒了两杯酒,看着他微笑着说道:“我这刚刚回来,刘掌柜是如何得知?”
刘掌柜想了想后说道:“昨日徐先生打你这离开便去我店里坐了一会,要不我哪知道你这就偷偷地回到了皇城?”
孟长生叹了一口气,夹了一块牛肉笑道:“我只想安静地呆上几天,没料到我刚回来,徐先生就得找了过来。”
“怎么说?”刘掌柜疑惑看着他,轻声问道:“难不成在路上遇到了麻烦事情不成?”
孟长生微微垂下眼帘,幽幽说道:“有张良在,能遇到什么麻烦?”
便是打劫那些杀手所得的钱物,两人在路上也花得差不多了,为此张良一直觉得对不住他,觉得自己一直在占有孟长生的便宜。
毕竟在他眼中的孟长生,可是一个一身铜臭味的酒坊掌柜。
只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,这一路来去的路上,自己几乎没花过一文铜钱,吃饭住店全是孟长生在掏钱。
自己也就是在蓟城花钱给老师和师妹买了一些礼物,那也是花不了几文钱的事情。
张良哪里知道,孟长生的眼里,大秦的钱币估计他一文也没办法带着离开,就算他能带走也没用处,最多当做观赏之物。
或是来年见到师傅空海,送给他几枚当做念想。
看着刘掌柜讶异的模样,孟长生笑着解释道:“此行路途遥远,我到眼下还没缓过劲来,本想多睡几日,没曾料到给徐先生拍开了店门。”
刘掌柜顿在了原地,微微一怔,心道若是换了一个如你这般大的少年出一趟远门,那个不是欢呼雀跃的,你倒好居然喊起了苦累。
两人沉默了片刻各自捧着一杯酒往唇间送去。
似乎感觉到冷酒有些刺激,孟长生取了一个大碗倒进热水,将酒壶放在里面轻轻地摇晃了二下。
看着刘掌柜笑道:“热酒伤肝冷酒伤胃,这温酒正好。”
刘掌柜没想到眼前的少年只是喝一杯酒,也有这许多的讲究,一时间讪讪地不如如何是好。
待得孟长生将酒温好,又将两人的酒杯放水沸水中浸泡了片刻捞出,仔细地倒了两杯酒后,这才小心地端起,试着浅浅地喝了一口。
只是喝了一口,刘掌柜便喜欢上了这个滋味,看着他笑道:“还是孟掌柜会享受啊,如此美酒,在这寒风冽冽的当下……”
“自然是要温着喝了!”孟长生将他没说完的话接上,淡淡地说道:“我只喝三杯,掌柜你随意。”
刘掌柜看着眼前这幕,不禁叹道:“这温酒之法,也是你们此行在外学回的么?”
在他看来,眼下的大秦上下好象还没有哪家酒馆为客人提供这样的酒喝。
孟长生看着他摇摇头,静静回道:“不是,这是我师傅教我的办法。”
想着当年陪着空海和尚在大东寺的小院里温酒赏雪,那样的日子只怕再也回不到自己的身边了。
更不要这个时节,说不定守在敦煌城里的李一白和师娘杨小环两人,说不得正煮了一大锅羊杂汤,边上温了一壶马奶酒。
还有在白雪城中的大师姐,眼下的二师姐早就学会了酿酒……不知道大师姐依旧舍在白雪城,还是已经破境飞升,离开了那个让自己讨厌的地方。
两人喝了半壶酒,孟长生将酒坊大门的钥匙递给了准备起身离去的刘掌柜。
刘掌柜一惊,看着他怔怔地问道:“你把这大门的钥匙给我干嘛?难不成你刚刚回来,又要离开不成?”
孟长生看着他摇摇头,淡淡地说道:“我说过,若是哪天我跟妹妹离开了咸阳城,这座酒坊就归掌柜你了……还好,我已经将酿酒的方法给了你。”
“发生了什么大事?你竟然要急着离开皇城?”
刘掌柜看着他不可思议的问道,因为他从孟长生的眼里根本看不到一丝离别之意。
“没那么严重,妹妹还在书院上学呢,我只不过是未雨绸缪,提前把这事跟你交待一下而已,你可不要现在就来打我的主意!”
孟长生从他的眼里看出一着急的焦虑,不得不出言安慰起来。
刘掌柜这才点了点头,看着他笑道:“原来如此,你可给你吓了一跳。不行,改天我得带着徐先生过来,跟你好好喝一杯才行。”
说完这番话,从孟长生手里接过大门的钥匙,起身往店外走去。
待着上了马车,却又掀开帘子跟孟长生说道:“改天我家侄儿回来,我介绍他给你认识一下,他也是一个豪爽之士!”
站在店门口的孟长生一愣,脱口问道:“你家侄儿,话说你家侄儿是谁啊?”
已经缓缓离开的马车上,传来了刘掌柜的声音:“他名字好记着呢,叫刘季!”
轰隆一声,站在杏花村门口的孟长生如被雷劈!
望着渐渐远去的马车喃喃自语道:“你的侄儿叫刘季,要不要这么巧啊?”
……
送走刘掌柜,孟长生回到桌前收拾一番,撤了残茶剩菜,重新煮了一壶水,在这个令他郁郁的天气,要煮一壶灵茶。
灵茶清心,这个时候他需要清心。
看来回头还得好好将空海的书山研究一番。
跟着张良一道游览了大燕的江山,回到皇城竟然得知刘掌柜的侄儿便是刘季,这实在让他有些惊喜,又有些意外。
捧着一卷书,守着一壶茶,还没等水沸茶香,店外传来了马车碾在雪地里的声音。
还没等他反应过来,门外已经传来了小灵儿的惊叫声:“哥哥回来二天,也不去书院接小灵儿回家!”
接着便是马车驰离,小灵儿跑进杏花村的声。
看着小灵儿冻得通红的小脸,孟长生轻皱了一下眉头:“我说妹妹,不是给你买了兽皮的袄子么?这么冷的天为何不穿在身上?”
看着小灵儿的模样,孟长生着实有些心疼。
心道我只是出门一趟,夫子你也不能做一个甩手的掌柜,把我妹妹当成小羊来放养吧?这天寒地冻的,万一生病了怎么办?
没料到小灵儿看着他摇摇头,指着冒着热气的水壶嚷嚷道:“冷死我了,哥哥快煮灵茶给小灵儿暖暖……”
孟长生看着她叹了一口气,心道也只有小灵儿这样神精粗条的女孩,才会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只穿一件薄薄的棉袄,一路从夫子的雪山上往杏花村赶。
水落茶香生起,小灵儿一边吹着热气,一边喝着灵茶,只到将一杯灵茶看浅,小脸这才渐渐红润了起来。
看着孟长生笑道:“老师说这是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……”
孟长生一愣,他没想到夫子竟然已经开始教小灵儿这些道理了,一时无语的他只好轻轻地点头表示理解。
端着自己的茶杯喝了一口,才悠悠地说道:“那只是一种意境,并不是要你时时都这样折磨自己,赶紧的把皮袄子给我拿出来!”
小灵儿嘻嘻一笑,小手一晃,兽皮袄子出现在了手里。
孟长生一把抓起,拉着仔细帮她穿上,左右检查了一番,这才满意地拍拍手,坐回桌边继续煮茶。
小灵儿拉着他的手坐下,嚷嚷道:“老师说的跟哥哥一样,只是小灵儿老是记不住,这才试着脱掉这袄子试试嘛。”
孟长生一听,忍不住笑了起来,看着她说道:“你只是想试试,若是试出病来,哥哥又没有回来,谁去照顾你呢?”
说完摇摇头,从柜台后面取出一个大在的包袱,放在柜台上面,看着小灵儿笑了起来。
小灵儿一见,当下跳下椅子,往柜台上伸手摸去,一边打开系着的绳子,一边咯咯笑道:“这里面都是哥哥买给小灵儿的东西吗?”
孟长生看着她笑道:“这里面的只是吃的跟一些小首饰,我还给你买了一些裙子,都搁在你房里呢!”
小灵儿翻腾了半晌,取了一包桂花糕打开放在桌了,伸手捡了一块往嘴里塞了进去。
吃了一半,仿佛想起还有一件大事没跟哥哥说。
看着孟长生认真地说道:“老师说让哥哥今天把家里关于六艺的书册都藏起来,说秦王明天要开始焚书啦!”
孟长生听完一惊,随后喃喃地说道:“传说中的焚书,就要开始了么?”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