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滴水之恩
宋徽宗 政和七年
纷纷的白雪飘扬于天地之间,染酵人间一片洁白。银装素裹之中,忽有朵朵烟花直冲九霄,绽开在玉屑纷飞的天空,引来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阵阵兴高采烈的欢呼。
又是一年除夕夜,东京汴梁照旧的烟花,市集,灯火,欢乐。
汴河两岸人山人海灯火通明,喜庆的灯笼照亮了每个店铺或大或小、但都擦得雪亮的招牌,也照亮了街市上无论男女老幼的一例的欢乐笑脸;汴河之上水波澹澹,桥如彩虹,船似游龙,流光溢彩——真好一幅繁华丽景!
相对于民间的喧闹,一向歌舞升平的皇宫,今日却显得有些冷清。白雪覆盖的亭台楼阁在烟火的映衬下,机械地反射出忽亮忽暗的光华,无力,甚至苍白。偌大的皇宫旷若无人,只有长明的灯火还隐约昭显着几分节日的气氛。
几个人神色匆匆地走在通往皇宫深处的甬道上,甬道的尽头是一座漆黑的宫殿——这里大概是今夜全城唯一没亮灯火的地方。
仿佛是被人世遗忘的角落,外面的喧闹与繁华丝毫也透不进这里高厚的墙壁,只有冷风和飞雪可以轻而易举地闯入,将整座宫殿冻成了冰陀。
冰封之中唯一的温暖是前庭里生着的一堆火,两个军士围火而坐。
虽然穿了厚重的棉衣,两个人还是冻得忍不住哆嗦。其中一个年长些的军士向火里又丢了一块柴,火焰陡然窜升了寸许,但很快又淹没在接踵而来的风雪之中。
“老李,你说,这皇帝老子心还真狠。”年轻些的军士呵着手说,“自己的儿子也说关就关,害我们也大冷天的跟着受罪。”
“不想活啦!皇上的事也轮得到你多嘴!”老李瞪了年轻军士一眼,说道,“龙生九子,也不缺这一个。”
年轻军士点点头说:“说得也是——也不知里面这位犯了什么事——还是个孩子呢,怪可怜的。”
“皇家的事谁说得准?你也甭打听。”老李见怪不怪地说,“当心杀头。”
年轻军士向身后的宫殿望瞭望:“你说怪不怪,里边这位自从关进来倒是不哭也不闹……”
“连声儿都没有。”说着,老李也忍不住向殿内望去。
宫殿并不深,所以里面虽没有点灯,但借着火光,殿内的陈设也依然能瞧见个轮廓。屈指可数的几件家俱中有一张卧榻,榻上伏着一个仅着白色单衣的少年。也许是白衣与黑夜构成了反差,那少年的轮廓身型竟是如此清晰可辨:他侧身伏在榻上,只露出半边面颊,双目紧闭,扇睫投下的深深阴影映在苍白得近乎透明的脸庞上,只觉脆弱得让人心痛。可即使憔悴若此,却也难掩他天生俊秀,黑夜之中也隐隐能感到他的清俊绝伦。
年轻军士叹了口气:“大冷天的,他就那么躺着,别已经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