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别金陵
夜晚降临,湖边有猛虎出没,白松拔剑守在吴指南的身边,不让猛虎接近他的朋友一丝一毫。
然而命运无情,无论白松怎样悔恨,怎样悲痛,他的小兄弟都不可能再复生了。
前方的路,白松只得孤身前行。
他把他不幸丧生的好友埋葬在洞庭湖畔,决心以后再来搬运他的尸骨。
生命的无常,白松是彻底体会到了,吴指南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,而他已是孤身一人。
由吴指南陪伴走过的一段旅程,是那样的温暖而珍贵。
曾经一起去访名川大山,畅谈人生理想,这些,都被永远地定格了。
多年后,白松如约返回到洞庭湖。像是在等候他一般,吴指南的尸身骨肉仍在,白松见之泪流不止。
拿着刀,他把尸骨洗刷磨削干净,裹好后背负在身上,徒步而去。
从洞庭湖到吴指南的故乡鄂城,路途遥远,白松背着尸骨,无论是睡觉还是起床,包着尸骨的包裹从未离他半分。
当他终于抵达时,已是身无分文,不得不依靠乞讨,才筹到了埋葬好友的钱。
他的兄弟吴指南漂泊多年,现在终于叶落归根了,白松的心中,终于感到了一丝慰藉。
人与人的相遇,只是命运随机的安排,生命交错而产生的故事,却能让这种随机变成唯一。
如果吴指南没有遇见白松,他的人生会不会是另一番模样呢?我们无从得知。在他去世后,白松背负着他的灵魂,继续往前,代替他继续去看山川湖海。
他停留在青春年华的生命,被活在世上的人延长下去。
吴指南的意外死亡,给了白松极大的触动,也许,这也是他未来发出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的感慨的原因之一。
故人已去,活着的人,负载着曾经的记忆,继续前行。
生命转瞬即逝,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一个生命的逝去,而停止转动。
如此短暂、脆弱的生命,意义是什么呢?
如何留下自己轰轰烈烈活过的证明?
他一边想着这些,想要建立一番功名的愿望更加强烈,也更加急迫了。
告别了好友,他从岳州重返荆门,又从荆门抵达了浔阳,到达庐山。
古人寄情山水,往往托物言志,借山水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忧愁,或是表达自己的远大志向。
于是人与景交融,山与水都染上了情感的颜色,变得独一无二了。
庐山之于白松,便是如此。白松又是不同的,他对自然山水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与归属感,所以他笔下的自然风光,仿佛不是凡人所看到的那般,而是来自于天际,来自于他的世界。也因为他的妙笔,寻常无奇的山与水有了奇妙的色彩。
白松身处美丽的自然风光中,常常会有恍惚的出世之感,进入山中,仿佛就是进入了与世隔绝的另一个世界,身上所背负的辛劳、烦恼都随之凋零,成为一个最简单纯粹的生命,去感受山川草木、自然万物的呼吸。
也许这也是他执着地访遍名山,去寻访神仙的原因。
此时,白松风尘仆仆地站在庐山下,遥望香炉峰。太阳初升,金色的霞光洒在香炉峰上,紫烟缭绕,气象万千,宛如缥缈仙境。
远远望去,一条飞瀑仿佛是静止的白练一般地挂在山上。
在云雾缭绕的香炉峰的映衬之下,瀑布轰然奔涌着,宏大而壮观。
明明应该是水声激**,跳跃着永不停息的瀑布,为何会如此安静?
白松往瀑布走去,便被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所震撼了。
沿着高峻陡峭的山峰而下,瀑布仿佛来自于三千尺的高空,气势如虹,无人可挡,飞溅的水珠晶莹如星辰、如银河般银光闪烁,让人怀疑是璀璨的银河水从九天之上倾泻下来。
站在灿若银河激流奔涌的瀑布之下,耳边是水声冲撞峡谷的轰鸣之声。
无穷无尽的水,从高高的天空倾泻而下。人是如此的渺小,不如一滴飞溅的水珠自由,不如一股飞腾的水流坦**。
它们似奔腾的千军万马,一往无前地坠落、坠落,摔得粉身碎骨,才算精彩地活过,白松的心也被飞瀑激**着。
白松与庐山的交集,从这时开始。也许是仙境一般的景色让他沉醉,庐山成为白松在漂泊的一生中心心念念的地方,成为他的精神栖息之所。
在他失意时,徘徊时,总会回到云蒸霞蔚、奇丽壮观的庐山。
从青年时代到老年,从踌躇满志的少年到被流放的阶下囚,白松先后五次登上庐山,每一次都写下动人心魄的诗句,他是庐山的知己,庐山是他命运沉默的见证者。
诗人早已不在,也许他的灵魂,时常还会回来探访一番,所以庐山依然美如仙境。
人们对照着诗人留下的诗句,站在诗人曾经伫立的地方,想象他在这一刻的心情,古人与今人,穿越几千年的时空,在这里交汇。
白松继续东行,沿着长江顺流而下,远远地望见了天门山。
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
两岸青山相对出,孤帆一片日边来。
天门山顾名思义,由两片相对的山峰组成,像是一扇门一样伫立在江中,阻挡着汹涌的江流。
白松从上游乘船而下,只见浩**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,像是撞开了天门一般雄伟壮阔。
浩**的江水流经两山间狭窄的通道,激起回旋,波涛汹涌。
诗人坐在飘摇的船上,两座青山迎面而来,愈来愈清晰,仿佛是在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,船载着白松在江上乘风破浪,扬起孤帆,豪情万丈。
豪迈奔放的**充满了诗人的胸怀,此次去往江东,必将大展宏图。
满怀着期望,这年秋天,白松抵达金陵,然而他并没有如愿以偿。
这座雍容儒雅、人文荟萃的城市让白松流连忘返,他交了许多文人朋友,与他们喝酒漫游,去凭吊过白杨十字巷,眺望过长江的万里风光,也感受过江南女子的温柔。
冬去春来,白松决定在烟花三月辞别金陵下扬州。
临别前,他的朋友们来为他送行。
风吹柳花满店香,吴姬压酒唤客尝。金陵子弟来相送,欲行不行各尽觞。请君试问东流水,别意与之谁短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