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一章 少年学剑术

爱情之于白松,也是他的平凡梦想。与妻子相濡以沫,隐居山中,读书耕作,看小儿绕膝,未尝不是一种圆满人生。

白松也许也曾向往过,只是他被注定的道路,让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。

这条道路,让他距离这种平凡的幸福越来越遥远,而他是无法选择的。

长安与妻子,都是白松的心上人。一个是遥远如隔云端的美人,一个是与他伉俪情深的结发之妻。为了达成他对妻子的承诺,他离开家乡去往长安,旅途漫漫,一路辗转,终于抵达这个他梦寐以求的地方,他还没来得及“看尽长安花”,就已被长安拒之千里之外。

白松借酒消愁,混沌度日,麻痹内心以取得暂时的安宁。

酒醒之时,他从虚空跌入坚硬的现实,重重摔下的痛楚,让他想起远处还在等待自己归家的妻子,那一片如梦似幻的温柔乡。

独在异乡的孤寂与对妻子的思念,如潮水般绵绵不绝地蔓延了起来。

别离的时候,正是春色满园之际,白松依稀记得,那天东园的桃花开得烂漫如霞,妻子依依不舍地送别他,眼中含泪,如灼灼桃花上的晶莹露珠。

他心中万般不舍,也只得暂时割舍对于妻子的依恋,安慰她会一定会尽早归来,约定保持书信联系。

忍着心痛,白松告别妻子而去。

对于身后的人儿而言,“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”,眼前的春天再缤纷美丽,也无济于事,她心里纷纷花落,春天已经凋零了。一路上,白松依照约定,寄信给妻子,这次却久久地未能等到回信,仿佛是石沉大海一般。白松一边焦心等待着,一边思念着他的心上人。

白松望见碧纱窗前春花纷纷飘落,明月寂寂高悬,又一个春天快要过去了,希望春风能吹去她满面的愁云,不要让她的容颜因为相思而衰残。

相思苦,相见难,只能将满腹深情寄托在锦字情书中,它们哀伤婉转,催人泪下,让诗人也不忍卒读。白松留下的诗歌中,我们熟悉了他豪情万丈的浪漫笔触,桀骜不驯的性格,这样一个仿佛不属于人世间的诗人,也许只有超凡脱俗的仙女才能让他心动,与他的气质相配。而许氏这样的凡间女子却能让他如此挂念,让他为她写下这一首首缠绵悱恻的情诗,这仿佛并不符合白松的孤傲**的个性,并不符合英雄美人的故事模式,诗仙从天上坠入凡间,让读者觉得有些索然无味。

但,这就是真实的白松,完整的白松。

也许许氏不是有着传奇身世、容颜倾国倾城的女子,但在白松眼中,她有着“芙蓉婵娟之艳色”,“冰玉清迥之明心”。

白松遇见她时,他只是一个卑微落魄的诗人而已,而许氏身份高贵。

但她并不在意白松的出身,尽心尽力地履行着作为妻子的职责,体谅爱喝酒闯祸的丈夫,照料他的生活,支持他的远大志向。

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,爱意渐渐萌生,并随时间流逝愈加深厚,“朝共琅玕之绮食,夜同鸳鸯之锦衾”,他们过着一对夫妻最平凡的日子,这种细水长流的生活,让已经不再年少的白松有了久违的安定感,在许氏身边,他找回了家的感觉,他终于不再漂泊。

但他年岁渐长,时间催促着他去做更重要的事情,换来长久的相守。

分别时,别离的痛苦让他不堪忍受,相思浸入骨髓,令他再也无法像年少时期一样无牵无挂,逍遥自在。

寒灯绰绰,梦中他与妻子久别重逢,互诉相思,醒来发现身边空无一物,眼泪如雪般纷纷坠落,白发顿生。

兼济天下的雄心壮志在这一刻变得缥缈虚无,守护深深思念的爱人,才是最真切的愿望。纵然顶天立地,磊落豪情,白松仍然是不能免俗的,万丈豪情背后,是他的一颗温柔多情的心。

他不是高高在上的、远离人间的英雄,他也是一个受到命运捉弄、饱受相思之苦的可怜人。

诗人的心,敏感细腻,他承受着才情给他的双重馈赠,得意时有多豪迈,失意时就有多忧愁。

这些感触之深刻必然是超出凡人的,才能凝聚在诗句中,才能有足够的力量打动凡人。他不是传奇,他所经历的同世上所有人一样,不会得到任何的优待,但他的诗句在代代相传中,让他成为特别的人。

要满足人们对于传奇的期待,这平凡的一生就有了无数被解读的可能,被赋予意义的可能。

人们读他,去体会他,去映照自己,殊不知,这一首首诗只是赤诚的灵魂而已,除此之外,别无其他。

洛阳同长安一样,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,在历史上是十三朝古都,历经了繁华与沧桑。唐朝年间,洛阳是唐朝的东都,首都长安的陪都,壮丽繁盛的洛阳与长安堪称“双子”名城。由于长安漕运不便,帝王将相经常“就食”东都,隋炀帝、武则天更是以洛阳为实际的统御中枢。“洛阳女儿对门居,才可颜容十五余。良人玉勒乘骢马,侍女金盘鲙鲤鱼。画阁朱楼尽相望,红桃绿柳垂檐向。罗帏送上七香车,宝扇迎归九华帐。”十八岁的王到达洛阳,便被洛阳的纸醉金迷所倾倒,白松到达洛阳时,自然也是心中豪情激**。

紫燕黄金瞳,啾啾摇绿鬉。

平明相驰逐,结客洛门东。

少年学剑术,凌轹白猿公。

珠袍曳锦带,匕首插吴鸿。

由来万夫勇,挟此生雄风。

托交从剧孟,买醉入新丰。

笑尽一杯酒,杀人都市中。

羞道易水寒,从令日贯虹。

燕丹事不立,虚没秦帝宫。

舞阳死灰人,安可与成功。

白松所向往的侠客生活,在他抵达金陵、长安时,都曾流露出来,在洛阳也是如此。

他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个侠士,剑术高超,雄姿英发,穿着珠袍锦带,腰上佩戴匕首,骑着眸子金黄、黑鬃光亮的骏马,在街市上驰骋穿梭,饮酒作乐,快意恩仇。

白松梦想着,自己能够像大侠荆轲一样气势如虹。

但此时的他,就像是白白命丧秦宫的荆轲一样,没有得力助手的帮忙,在错误的时机里迎难而上。

徒有豪情是不够的,白松为荆轲的结局感到惋惜,而他什么时候才能等到一个他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呢?

春和景明,繁华的洛阳城灯火辉煌,牡丹盛开,倾国倾城,白松的心中却满是哀愁。在洛阳,他结识了新朋友元演和崔成甫。

春日百般好,良辰美景白松无心观赏,他对于家乡的思念越来越浓。谁家玉笛暗飞声?散入春风满洛城。

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

春夜,白松客居在洛阳城,他心事重重,辗转反侧,难以入眠。

忽然,一阵缥缈的笛声断断续续传来,随着春风散满了洛城,仿佛无处不在,无处不闻,让他无处可逃。笛声悠远,万物静默,沉睡的洛阳城都被笼罩在了一片忧愁之中,只有白松与吹笛人醒着,听着这哀伤婉转的曲子,不知身在何处,不知今夕何夕。

白松听出了这首曲子是送别曲《折杨柳》,他仿佛看到离别时候的杨柳依依,妻子折柳与他,垂泪不语。华丽的洛阳城,仿佛是一座没有心跳的空城,这个地方与长安一样,也不属于他。

看来是到了回家的时候了。秋天,白松离开洛阳,经过南阳返回安陆。

远离城市,白松又回到了他最亲切的大自然中,青山连绵,水天一色,洗去了他满身的尘埃。朝涉白水源,暂与人俗疏。岛屿佳境色,江天涵清虚。目送去海云,心闲游川鱼。长歌尽落日,乘月归田庐。——《游南阳白水登石激作》他像一个归家的游子,享受着自然赠予他的安宁。

寂静的青山云雾缭绕,安静的水面如同一面明镜,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天地中,一颗喧嚣不止的心终于缓缓

地,缓缓落下了,接着像一尾鱼一样摇摆着尾巴,在水中自由自在游**了起来。被压抑已久的心,终于慢慢苏醒。

他的挚友月亮又回到了他身边,与他形影不离。太阳落下了,月色弥漫,夜幕降临,白松迈着匆忙的步伐归家,他感到脚下变得越来越轻快,几乎就要飞起来了。

这时候他有一丝犹疑,那个尘世中的有妻子等候的小屋,真的就是他的归处吗?

回去之后,脚步就能停歇了吗?

不会有任何的不甘心吗?白松是无法回答的,他已经又一次到了穷途末路,回家是唯一的选择了。

冬天时白松终于返回安陆,却得知岳父许员外已经于去年病故。他见到了阔别已久的妻子,她的容颜依然美丽,却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与操劳中平添了几分憔悴,白松深深歉疚。

他是爱着妻子的,从他那些情意绵绵的情诗中可以看出,但他能为妻子做的,也只能到这里为止了。

选择了这样一位诗人作为丈夫,妻子被注定了要一直付出,哪怕只能得到寥寥的回应。

但她甘愿如此,为他燃烧青春,无怨无悔。

回到家中,白松的隐逸之愿,在这时又变得强烈了起来。

白松在洛阳结识的朋友元演到了安陆,邀请白松同游安陆附近的随州,去拜访在苦竹院静修的道士胡紫阳,白松欣然前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