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二章 世间尽低头

胡紫阳九岁出家,在仙城山静修,十二岁时,就已经掌握道家的辟谷功法,能够多日不吃东西。“辟谷”即不食五谷,是道家的一种延年益寿的养生方式,源自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藐姑射之山,有神人居焉。肌肤若冰雪,绰约若处子,不食五谷,吸风饮露,乘云气,御飞龙,而游乎四海之外。”庄子之后,道士们纷纷模仿,把不食五谷当作仙人行径,乞求能够长生不老。胡紫阳少时便已经练成辟谷功法,可见道术之高明。在20岁时,他开始四处游历,与各地高人交流切磋,拜天师李含光为师,潜心学习修练,终成一代大师。

学成之后,胡紫阳回到随州,修筑了餐霞楼,服食朝霞之气。他声名远扬,几千人前往他的住处拜师学习,不乏随州周围的一级官员。李白的好友元丹丘,也是他的三千弟子之一,经由元丹丘推荐,李白与元演得以与胡紫阳相见。

神农好长生,风俗久已成。复闻紫阳客,早署丹台名。喘息餐妙气,步虚吟真声。道与古仙合,心将元化并。楼疑出蓬海,鹤似飞玉京。松雪窗外晓,池水阶下明。忽耽笙歌乐,颇失轩冕情。终愿惠金液,提携凌太清。

——《题随州紫阳先生壁》李白听说,紫阳真人是在仙人名录中挂了号的,他是一位真正的能够长生不老的仙人。呼吸真气,吟诵仙词,居住在蓬莱仙岛般的高楼上,白鹤是他的坐骑,载他飞往天庭。心灵与自然融合,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。

在嵩山他没有寻觅到传说中的焦炼师,但在随州如愿见到了胡紫阳,李白心中的激动与钦佩,可想而知。他热切地表露自己的心愿,希望真人能够赐予他金丹妙药,让他也能一同飞往天庭,远离人间,长生不老。

胡紫阳见到李白和元演,十分高兴,在餐霞楼设宴欢迎他们,并邀请了随州最高级别的官员汉东太守作陪。李白在后来送给元演的诗《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》中回忆了这次相会:“相随迢迢访仙城,三十六曲水回萦。

一溪初入千花明,万壑度尽松风声。银鞍金络到平地,汉东太守来相迎。紫阳之真人,邀我吹玉笙。餐霞楼上动仙乐,嘈然宛似鸾凤鸣。

袖长管催欲轻举,汉东太守醉起舞。手持锦袍覆我身,我醉横眠枕其股。”席间觥筹交错,一片欢声笑语,紫阳真人邀请李白吹笙作乐,餐霞楼上顿时仙乐鸣响,婉转如凤凰啼鸣,太守趁着醉意,翩翩起舞起来。

李白在酒醉中睡去了,醒来才发现自己枕着太守的腿,身披太守的锦袍。人间的欢愉,是无论如何都享受不够的。

天地悠悠,人生短暂,古人对于生命的认知有限,平均寿命比现代人要短得多,死亡意味着一切灰飞烟灭,宇宙的神秘让他们对死亡感到恐惧。于是古人尤其是皇帝,推崇道教,醉心于长生不老之术,结交真人,利用各种自然材料作为原料,炼制仙丹,希望能够延长生命,尽可能多地享受现世的荣华富贵,但多数都因为中毒而丧命,比如东晋晋哀帝,唐朝唐太宗。李白也是长生不老术的爱好者,他热爱自然,热爱人间,最爱自己的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