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 御书房东瀛武士 大明宫中华刀客

却说皇宫之中,佐藤石郎一身御林军妆扮,听了中郎将唐泽劝导后,一路走看躲闪,来到御书房门外。里面灯火通明。他趁着左右无人看管,潜来门边缝隙里窥测,见那太子一身蟒袍冠帽,站在案前绘画,身边竟无一个卫士看护。他心中暗暗窃喜,以为大明太子命中该绝,天助自己在异国他乡建功立业。

当下刻不容缓,佐藤石郎快速开门进入书房里去,眼睛急速扫视周围环境。

那太子抬头一看,满面惊问:“你是何人,不经本王传唤,竟敢带刀擅闯御书房?”佐藤石郎盯看太子面貌片刻,确认是本人无误。把手指问:“我见过你的画像,你就是那大明储君、太子朱瞻基?”

那太子点头:“本王正是。阁下究竟是谁?”佐藤石郎轻笑地说:“佐藤石郎,太子爷可曾听过?”那太子说:“红霞道场馆主,名叫武藏川云,乃是一代剑客宗师,多有我汉人前去拜师学艺。阁下既然自称佐藤石郎,想必是武藏先生门下的高徒吧!”

佐藤石郎倒是唏嘘几声,面色吃惊:“真没想到,堂堂大明储君,竟然也会知道我的名字?”那太子轻笑地说:“本王深居宫院,却爱打听江湖中事。不知阁下夤夜来访,有何见教?”

佐藤石郎轻笑一声,上前把茶杯拿来喝了一口,问他:“太子爷既然如此聪明,难道看不出来在下有何目的?”朱瞻基疑问:“本王与你无冤无仇,你为何要来冒险行刺?”佐藤石郎笑问:“太子爷很怕死吗?”

那太子傲然地说:“即便要死,那也要死个明白。总不能毫无理由,就把性命给丢了。”

佐藤石郎指说:“太子爷确实与我无冤无仇,也并非是我想害你。”那太子问他:“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佐藤石郎直言:“太子爷没了,那我就可以得到朝廷的名爵。”那太子指问:“这话是谁说的?”

佐藤石郎轻笑地说:“大明皇帝的圣旨许诺,这还能有假?”那太子呵斥:“休要血口喷人。你区区一个东瀛武士,人微言轻,岂能受我父皇待见?”佐藤石郎摇头叹笑:“可怜你这个大明太子,到现在还没有梦醒过来。让我来告诉你吧!大明皇帝就快不行了。昨日,就有人以皇帝之名册封爵位。你明白了吗?”

那太子问他:“你就不怕?”佐藤石郎哂笑:“我怕什么?反正你已经近在眼前了。好了,咱们不说那些废话,殿下还有什么遗言要交代的吗?”那太子指责:“佐藤石郎,你是东瀛武士,在我大明国土上不好好安守本份,竟敢去勾结藩王,意图谋反作乱。真是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”佐藤石郎冷笑着说:“殿下现在说这些愤慨之言,还有用吗?”那太子冷冷发笑。

佐藤石郎满面愉悦,吐一口气:“汉王特意交代过了,要我送给殿下一个痛快,让你舒服上路。这也算是你们叔侄最后的一份人间情义。”

那太子冷笑着说:“愚昧之徒,在这张牙舞爪。”佐藤石郎轻笑地说:“我原以为刺杀大明储君,会有很多危险。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得手了。真是出人意料。我还预备了几套方案,如今看来,我这些繁琐计划,基本上都要落空了。”

那太子见他右手开始抽刀出来,连忙挥手阻止:“佐藤石郎,只要本王大喊一声,皇宫里有三千多个御林军,他们就会悉数赶来救驾。到时候,整个皇宫都要被卫城兵马司围个水泄不通。你若杀了本王,你也出不了皇宫,一定会被禁军所擒。到时顺藤摸瓜,必然会连累红霞道场,难道你就没有想过这些利害关系?”

佐藤石郎冷笑着说:“我要对付的人是你,只要我不去招惹御林军,他们又能奈我何?”那太子冷呵呵说:“你很自信,但是你太骄傲自负了。”

佐藤石郎见他面色从容不迫,心中便疑有伏兵,左顾右盼一番后,见无异常出现,方才放下心来。把手指问:“看来太子爷还想作垂死挣扎,是想拖延时间搬救兵吗?”那太子伸手把案上茶杯扫落在地,发出声响。

佐藤石郎冷笑着说:“对不起,救兵来晚了。”

他奔步上前,快速拔刀,使个居合斩,挥刀横削而来。那太子将头往后躲避,顺势一脚把案台踢向他。佐藤石郎退后几步,一刀斩下,把案桌砍成两半。

那太子快步奔去书架边,拔出书架上那柄绣春刀,身手如猫一般敏捷。

佐藤石郎见他动作如此奇快,心头惊讶不已,唏嘘自语:“真没想到,大明储君竟有这等身手,看来是汉王欺骗了我。”那太子此时也不再遮掩什么,手往面上撕了面具,脱掉衣冠,却是淳于复。他冷笑地说:“汉王倒是没有骗你,只不过你太自负了。堂堂大明储君,岂有这么容易谋害?”

佐藤石郎见那太子突然换了一副陌生人面貌,瞪眼惊问:“你是何人?怎么敢在御书房冒充太子?”

淳于复回答:“我是谁并不要紧。你今夜原型毕露,自投罗网。此时此刻,你还有多少把握?”佐藤石郎惊怒指问:“你到底是谁?”淳于复回答:“淳于复。”佐藤石郎曾听人说过这个名字,知道面前这人就是江湖杀手蝮蛇,顿时大吃一惊。

其实若论武艺,佐藤石郎自幼练习剑术,得到数位顶尖宗师指教栽培,也是一名高手武士,刀法并不亚于蝮蛇。但他毕竟是做贼心虚,知道自己已经身陷囹圄,因此心头产生了莫大的恐惧,心神一片慌乱,已然无法从容应对。

他不想与蝮蛇拼斗剑术,只想夺门逃跑。步伐奔至门边,开门一看,却见庭院里传来一阵喊杀声响,火把层层聚来,大队御林军已将书房前后占据包围。更有无数卫士舞刀弄枪,弓箭上弦。此时此景,便是冉闵再生,项羽复出,却也插翅难逃。

佐藤石郎看见此景,自知逃不出去了,连忙把门关上,吓出浑身泛起鸡皮疙瘩,嘴里一片冰冷寒气,内心后悔莫及。

这便是淳于复安排下的计划,先让朱瞻基预先设下一队御林军,再由自己假扮成太子模样,步步引诱刺客说出真相。朱瞻基却在隔壁厢房坐听二人之间对话,了解真实情况。待撕破脸皮后,便迅速率领御林军前来包围,形成瓮中捉鳖之计。

朱瞻基率领两名禁军大将拦截在书房门外。左边一位甲将,乃是御林军正将,姓秋名海。四旬年纪,六尺魁梧,面貌威武刚烈。右边一位,是御林军副将,姓吴名成。三十八岁,六尺身躯,仪表俊朗不凡。二人都是边将出身,武艺习得精熟。相貌堂堂,威风凛凛,各有万夫不当之勇。

秋海总督皇宫防务之事,不想今夜却出了这等漏子,担心殿下会降罪自己,因此心中惶恐不安。当即上前跪地请缨:“殿下,末将今夜大意疏忽,竟让刺客混进了皇宫里来,真是万分愧恨。恳请殿下允许末将亲手斩杀刺客,以求将功赎罪。”副将吴成也跪地请缨:“末将愿为先锋,必能斩杀刺客。”

朱瞻基并未在意这事,挥手劝说:“你们起来,先看看那蝮蛇有多少本领,能不能斩杀这个东瀛武士。”二人只得领命退后。

朱瞻基询问:“两位将军,你们可曾听过蝮蛇、佐藤石郎这些名字?”秋海愕然:“末将等深居皇宫,远离江湖,竟然不曾听说。”

朱瞻基指说:“里面有两个人,一个是东瀛武士佐藤石郎,一个便是我大明蝮蛇。”

秋海狠狠怒骂:“这个东瀛逆贼,竟敢潜入皇宫来行刺殿下,末将一定要他活不过今天晚上。”吴成好奇垂问:“殿下,莫非他们要在御书房里决斗?”

朱瞻基是个爱看热闹的人,把话劝说:“都别紧张,咱们一起看个热闹。瞧瞧蝮蛇有何能耐,能否斩杀这个东瀛武士。”二将拱手遵令。

两个宫女抬来一把交椅,打着一把雨伞。朱瞻基就落座下来,喝着一杯茶水,准备观看这场大明、东瀛武士之间的精彩对决。秋海与吴成按刀在后,观看书房里那两个高手对决。

佐藤石郎自知逃走无望,索性抱着一条死心。他平静身心后,把手指问:“你就是那蝮蛇?”淳于复点头:“以前曾是。”

佐藤石郎冷笑着说:“我听说过你的名声,只是没想到我们会在皇宫里面遭遇。”

淳于复见他师出名门,被人利诱唆使前来,因此心中也不愿对他赶尽杀绝,便好言劝说:“佐藤石郎,事到如今,你还是投降保命吧!”佐藤石郎早已打算豁出去了,掌心紧紧握住刀柄,怒声呵斥:“休想。一不做二不休,今夜我要与你拼个鱼死网破。”

淳于复再劝:“佐藤石郎,你不要再冥顽不灵了,小心你会死无葬身之地。”佐藤石郎狠狠指说:“蝮蛇,我从来就没惧怕过你。既然今夜遭遇上了,你敢不敢与我来决一胜负?”

淳于复见他目光犀利凶狠,态度坚决,已不可劝其回头,便点头应允决斗。

佐藤石郎先脱了御林军衣帽,现出一个东瀛武士装扮,拔出武士刀在手。淳于复也拔出绣春刀来。两边跃跃欲试。片刻后,两人相互怒喝一声,奔来挥刀搏杀。

彼此两个好汉,武不善作,互不容情。身影与刀锋串连一片,火光交加迸射。

朱瞻基与众将士都认真观看这对高手厮杀,双刀来往频频,激烈精彩纷呈。朱瞻基看得一脸惊奇。宫女们看得一脸惊骇,气都不敢连喘。

吴成惊叹:“好精彩的刀战,这个东瀛武士果然不是等闲之辈。”秋海点头:“那蝮蛇刀法也很不错。”

书房里,两人本事各有所长。佐藤石郎刀法迅猛、利落、单一。淳于复刀法狠毒、沉稳、灵捷。两人刀法难分优劣,智谋却有深浅。

淳于复平生实战无数,与许多高手打过交道,积累一身经验。其杀戮术精熟惯练,能够避实就虚,一击便中。佐藤石郎虽然不是良善之徒,但他毕竟是个东瀛武士,第一回做刺客,却做成了一只瓮中之鳖,哪里能够全心全力以赴?

两人力斗八十回合,彼此身上各中一刀,武艺旗鼓相当。

淳于复已经摸出了一些窍门,见他已是心神大乱,势不长久。便激发浑身气力于一刀上,往他正面硬砍下去。佐藤石郎抬刀拦住,淳于复左掌立刻脱离刀柄,从腰后抽出一把匕首,往他胸口刺去。

佐藤石郎急忙退后,脚下乱了步法。淳于复趁此机会,把绣春刀反手一个穿冲,刀尖瞬间把他胸口刺个窟窿。将刀抽出之际,一注鲜血喷溅而出,染红了书房门窗。

书房外,朱瞻基看见刺客已死,遣散御林军去,与秋海、吴成进入御书房内。他见淳于复受了刀伤,即刻令人前来医治。又去查看刺客的尸体,与二将商议起来。秋海得了太子钧令,指挥禁军搬出刺客尸体,查明原籍所在地后,进行送返警告。

淳于复左肩胛下中了佐藤石郎一刀,却幸只是被刃划伤。就脱掉衣服,坐在边上治疗肩伤。两名宫女端着药盘前来。一名宫女以前做过药工,就先用药粉止住伤口鲜血流失,上了金创药,再用药纱布包贴。

朱瞻基走来询问:“义士的伤情如何?”淳于复起身回答:“小人受了一点轻伤,身体并无大碍。”朱瞻基拱手作揖:“若非义士有此妙计,本王怕已丢失性命。救命之恩,万分感激。”

淳于复连忙还礼:“殿下,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,这仅仅是汉王第一场阴谋,以后还会有更多刺杀行动。殿下需要马上赶赴京城,以免夜长梦多。”

朱瞻基神色忧虑伤怀:“听这佐藤石郎所言,难道父皇真要龙御归天了吗?”淳于复暖言劝慰:“殿下不必过于感伤。人生在世,自有天命所归。皇上也是凡人,自然也会生老病死,谁也无法逾越这个自然常理。”

朱瞻基叹说:“刺杀计划失败,皇叔必然不肯善罢甘休。倘若他越发不择手段,这可如之奈何?”淳于复答复:“据在下估计,即便有千军万马护送殿下北上,只怕也不够安全。”朱瞻基疑问:“御林军也不能护驾?”

淳于复解释:“江湖上,高手们大有人在。这些人招朋引类,无孔不入。他们自然不敢和御林军武斗,而是无时无刻不在思谋暗算。在下做过江湖流民,知道这些杀手、刺客、死士有哪些手段。南京距离京城有数千里路程,大队御林军护送殿下北上,行程必然缓慢。如此一来,汉王则会有更多时间去部署计划,殿下更会陷入被动局面。”

朱瞻基叹说:“那个佐藤石郎,不过只是一个扶桑剑客,孤身尚且敢杀入皇宫里来,真是凶狂之极。”淳于复回答:“这些枭雄虽然厉害,却都是受了汉王指使。只要殿下进入居庸关,掌握住了上将兵权,那么汉王的阴谋就会彻底粉碎,再也翻不起任何风浪。”

朱瞻基想了一会,斩钉截铁般说:“既是如此,明天晚上,我等素装北上如何?”淳于复跪地拱手说:“小人唯愿肝脑涂地,向殿下立誓效忠。如有违背,必死于乱刀之下。”

朱瞻基扶起他来,又问:“不知两位将军意下如何?”那二将见此良机难逢,正好英雄用武之地,即刻跪地拱手说:“末将愿为殿下赴汤蹈火,在所不惜。”

朱瞻基又扶起二人劝说:“两位将军都是本王的心腹爱将,有你们三位英雄护卫,本王再无其他疑虑。”二将也当场立下重誓,皆愿效作犬马之劳。

淳于复拱手说:“两位将军,此事咱们需要绝对保密。一旦泄露出去,必会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。”二将点点头,暂辞殿下后,提前去交割皇宫防务手续。再秘密挑选一队精锐卫士,护卫殿下进发京城继承皇位。

翌日入夜戌时,朱瞻基等人各自穿换一身平凡布衣打扮。二将也早已交接过了皇宫卫戍事宜。备足一应官凭、文书、令牌、细软等物,来到御书房内聚齐。

吴成拱手垂问:“殿下,咱们为何选择在夜间出发?”朱瞻基回答:“据说,汉王已在城内布置了许多耳目密探。金陵四门,都已经被探子们把控住了。白日里有任何人进出,他们都能知道。假设让他们得知我们的行踪,跟在背后偷袭暗杀,我们岂不危险?”吴成恍然大悟。

秋海惊叹:“殿下的龙体安危,咱们下半辈子的富贵尊荣,可都寄于此行了。”吴成接言:“事关重大,咱们绝不能有任何疏忽。早日到达京城,便可早日挫败汉王的阴谋。”淳于复点头:“只要咱们同心协力,汉王必然痴心妄想。”秋海点头:“复兄言之有理。”

朱瞻基询问:“吴成将军,此行你安排了多少卫士?”秋海回答:“回禀殿下,一共十名大内卫士。”朱瞻基问他:“他们身份都可靠吗?”

吴成点头:“殿下放心,这是大将军与末将亲自挑选出来的人。他们都是皇家卫率,武艺高强,家底清白。人人都能为殿下舍命效忠。以一当十,绰绰有余。”

朱瞻基唏嘘忧虑:“如果人太多的话,咱们在路上反而容易暴露行踪。不如再把卫士减少一半。”吴成面色为难,担心路上有所事故。

朱瞻基劝说:“咱们一路素装北上,悄无声息,谅他汉王必不知晓。”吴成应令去办。

众人准备就绪后,九人就从后门悄悄出宫,快马奔去北门。

五月仲夏,夜幕幽深。连续几夜暴雨冲刷之下,城中街道如洗,寒光亮泽。街上偶有几声犬吠之声,隐有烟雾弥漫,蒙罩整座陪都。

众人高举火把,朱瞻基居中,淳于复在侧。秋海、吴成在前开路,五名卫士在后跟随。一齐催马驶向北城门。众人来到城门后,秋海便呼唤城楼守军下来打开城门,

一个守城千户,名叫赵文翼,三十五六年纪,率领一队卫军走下墙梯。他看着众人面貌,问讯出城情况。

秋海朗告于他:“我是皇宫大内卫率御林军正将秋海,现有急事出城公干,快请郎官打开城门放行。”赵千户询问:“以何为凭?”秋海便拿出一张官牒,一个通行令牌。请他验看后速速放行。

赵千户查看过后,仍不放心,挥着手说:“还请将军一行人等,下马接受检查。”秋海呵斥:“放肆。一个卫所千户,也敢命令御林卫将军下马受检。上官是这么教你做事的?”

赵千户拱手说:“对不起,军卫有司,互不隶统。在下并非有意冒犯大内将军,只是例行检查公事罢了。还请将军勿要怪罪。”秋海说:“不认得我没关系,官牒与令牌总该认识吧!”吴成呵斥:“耽误紧要公事,你可吃罪得起?”

赵千户见他二人皆虎视眈眈,不敢轻易招惹。又查看一遍官牒、令牌后,确认无误,交付原主。回头喝令卫军打开城门放行。卫军奔去把两扇城门推开,秋海九人立刻奔马出城而去。

原来那赵千户也被金幕僚暗中贿赂收买,在此勘查密报信息。眼见太子殿下一行人马夜半出城北去,便令人把消息通报给了雇主。

金幕僚闻听这个消息后,知晓佐藤石郎刺杀任务再次失败,便又着手准备第三次行动计划。他连夜派人出城,前去通知居住在城门外的渔童、黑龙,让他二人跟踪在马队后,择机刺杀太子朱瞻基。毕竟渔童、黑龙后续之事如何,且看下文分解。